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美]J.D.塞林格
译者:孙仲旭
ISBN:978754476718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7
豆瓣评分: 8.8
书籍简介: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作者简介:
J. D. 塞林格(1919—2010)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爱尔兰人。他从小聪慧却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中学时经过几次不成功的传统教育尝试(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终被父母送往军事学院就读,后又有三次大学就读经历,均无果而终。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部就读期间,其写作才华被良师发觉,发表了数篇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断写作,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与犹他海滩战役,后又从事战时反间谍工作。
1948年,遭受多次退稿后,其备受好评的短篇《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在《纽约客》上发表,此后又在该刊上发表多篇作品。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大获成功,成为美国文学经典,后又陆续出版了短篇集《九故事》、中短篇故事集《弗兰妮与祖伊》,以及中篇集《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成名后的塞林格日益远离大众与媒体,在乡间买了一块地,隐居在一座山边小屋,四周丛林环绕,用一架高大的木篱与一条乡间土路相隔,他似乎在践行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他的余生成了传说。2010年,塞林格在新罕布什尔的家中过世,享年91岁。
书友短评:
@ 安东妮 teenage x2后才看掉这本书。霍尔顿觉得世界污糟成一团但他还相信存在绝对美好,但我最迷的那种主人公一般是,看起来考试上学男女朋友都还弄得有条不紊,其实内心早就碎成八百片了。4321里第三个故事,男主第一次和人互助自慰完走在街上的内心戏,就是最打动我的青春之歌。 @ 寶可梦 十六岁的霍尔顿一秒钟都没有跳戏,兀自行走在厌恶一切又懦弱无力的矛盾里。一面尽做人的本分,心口不一,一面抱有慵懒的愿望,单纯透明。所有成人世界的虚伪和暴力在他面前欲盖弥彰,同侪的自卑和愚昧也无处遁形。虽然看起来像满纸的碎念,少年的视角却拥有惊人的定力和连贯性。 @ 没心没肺 所以他最爱的人除了妹妹菲比应该是简,可是到最后她都没有打通那个电话。 @ 17se7en 千万别跟人说事儿,说了你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 @ 不拉 不知道池塘边的鸭子们怎么样了 @ 好想睡觉 我他妈看完了 @ yoyo切克闹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 Hodor부관운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 Jenny☁️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读书时候想起。 @ 菊野 翻译挺通顺的。排版也很舒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