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狮的对话

书名:龙与狮的对话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作者:王宏志
译者:
ISBN:9787547321553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3-6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640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黄克武、黄兴涛、李雪涛、罗新、章清、邹振环一致推荐 ◎首部从翻译角度研究马戛尔尼使团的著作 ◎改写中英关系史的研究图景,为近代中国翻译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典范 作为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两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然而使团的沟通与翻译问题罕有进入研究者视野。本书聚焦翻译在这次中英对话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七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由多个问题驱动论述,通过对使团译员背景以及国书、敕谕、礼品清单、往来书信等各类文件的翻译和改写的考察,并基于对大量珍贵档案和多门语言文献材料抽丝剥茧式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力图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翻译过程,向读者展示翻译在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乃至近代中国外交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本书资料丰富详实,论述严密,对使团研究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见解,填补现有使团研究的空白,为近代中国翻译史、中英外交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典范。 ———– ◎名人推荐 本书从翻译的角度切入,探讨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华,细致地分析双方译员招聘、翻译的误会与操弄、外交议题的折冲、后续的接洽等,立体而生动地呈现了中英关系史上的一桩关键事件。无论在议题选择、史料搜集、分析手法、观点提出等方面,本书都可谓翻译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黄克武(“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翻译在早期中西关系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尽管如此,本书对马戛尔尼使华过程中各种翻译问题的出现与应对之揭示,多语种文书的搜集与解读,种种考述与论析之细致、全面和深入,还是令我吃惊。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外交史力作、一部体现政治较量和文化对转的翻译史精品,也是探索环环相扣、挑战不断的“翻译事件史”书写路径之结晶。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这是一部通过翻译研究对中英关系史进行重构的巨著,而这一研究涉及人类历史上地域最宽阔、结构最复杂的政治体——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的相遇。正是通过鲜为人知的对翻译的研究,王宏志教授向我们提供了充满智慧和独创性的新观点。中国近代史其实也是一部跨文化的翻译史,其中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正是构成现代学术的最重要的特征。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本书将马戛尔尼使团在翻译上所面对的独特难题,首次放到翻译史的背景下来认识,不但改写了 18—19 世纪中英关系史的研究图景,更成功揭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翻译研究具有超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作者简介:

王宏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荣休讲座教授兼研究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讲座教授(兼任),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特聘教授、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专研18—20世纪中国翻译史、现代中国文学史。著有《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翻译与文学之间》、《翻译与近代中国》、《文学与政治之间》、《鲁迅与左联》、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 1930-1936等专著十余部;另编有《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Sinologists as Translators in the 17th-19th Centuries,Crossing Borders: Sinology in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East Asia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等。

书友短评:

@ 鱼的九思 非常扎实的一本书,可以说是关于马戛尔尼使团自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后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作者从翻译的角度出发,条分缕析,澄清了很多关键问题,如果能把这些补正集成到一部新的马戛尔尼使团历史的著作就太好了(佩雷菲特老先生应该没有精力修订他的著作了)。翻译在这次外交接触中的确扮演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中英最根本的分歧上,双方并没有误解(翻译其实在缓解这些分歧),一方想要平等外交,而在另一方的世界里并没有平等外交的概念。没有四十多年后的那场冲突,龙是不会改变自己想法的。 @ 我本善良~ 一部非常厚重的历史书,一次东西方试探性的访问。语言、翻译、沟通与交流,从翻译角度研究那次东西方的“亲密接触”,可以感觉到一方的态度在逐渐发生变化…..阅读史料,可以重新发现对外关系史和翻译史重要的细节。 @ 爱德华拴住儿 研究对象不讨巧,非作者之罪。开卷还在期待《天朝的崩溃》类似的观感,是我唐突了。 @ Koreyoshi. 好看 @ 来了远远近近 非常“宏伟”的一本书。资料翔实,逻辑严密,学术性强。边阅读边感叹作者是怎么搜罗到这么多资料,并还需要在对读中分辨它们真真假假。应该算是把马戛尔尼访华的前因后果及内外部要素都详尽地分析与呈现出来了,是非常全面、有序的内容和结构构建,我认为是“呕心沥血”之作! @ mover 还行的一本学术著作。翻译无小事,外交无小事。如果翻译不能信任,简直鸡同鸭讲 @ momo 作者的史料功夫真的没的说,二手文献掌握的也真的很好 @ 庙街上的木度里 学科融合与外交史研究的典范作品

书籍目录

简体字版序/ⅰ
自序/ⅲ
第1章 背景篇/1
第2章 译员篇/83
第3章 预告篇/203
第4章 礼品篇/241
第5章 国书篇/323
第6章 敕谕篇/393
第7章 后续篇/463
结语/521
附录/531
引用书目/565
索引/607
· · · · · ·

  • 首先是语言的问题。在下面《译员篇》的讨论里可以见到,在这次中英两国的交往里,一个令翻译任务变得复杂的因素,就是双方正式的翻译人员都不懂英语,这是因为无论使团方面怎样努力,也无法找到具备中、英双语能力的译员。另一方面,双方的译员却因为相同的宗教背景和训练而共同掌握了中英文以外的另一种语言一拉丁文,这种唯一的共同语言便成为翻译过程的中介语言。尽管这也能达到基本沟通的效果,但因为两国的沟通并不是直接通过各自的本国语言互换来进行的,而是要先把中文或英文翻译成拉丁文,然后才能翻译成对方的语言。多重转译的模式,不但增添出错的可能,而且转译过程中所引起的不便和麻烦也是可想而知的。使团的副使斯当东便曾猜想,翻译上的繁复程序是造成乾隆没有多跟马戛尔尼直接谈话的原因。换言之,由于译者语言能力的问题,马戛尔尼并不能够与乾隆很有效地沟通,可见翻译在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实,不单是口头上的传译,书面上的翻译也面对相同的难题。从马戛尔尼方面发出的文书是先以英文写成的,然后必须交由使团一名成员翻译成拉丁文,才能让使团译员以这个拉丁文本为基础翻译成中文。换言之,每份文书都经过两重的翻译程序,备有三份文本。事实上,有时候这三份文本都同时送递到中国朝廷。例如在1793年8月6日,朝廷便收到了英文、拉丁文和中文三个文本的使团礼品清单。?此外,由于当时欧洲的外交习惯是以法文作为国际通用外交语言,因此,有些时候也见到法文本的出现。举例说,马戛尔尼曾向和珅呈递照会,提出觐见乾隆所用的仪式,便共有中、英、法和拉丁文四个文本。同样地,清廷的文件也要经过几重翻译才送到使团手上,最先由中方的翻译人员把文书翻译成拉丁文,交到使团去;虽然使团中不少成员都懂拉丁文,不一定要再翻译成英文,但我们也确实见到一些文件最终还是译出英文本。可以想象,经过重重的转译或重写后,意义上的准确性便难以保…
    —— 引自章节:第1章 背景篇/1
  • 10。第一册第17号文件:札镇海县令奉上谕英使船只回宁波湾泊赏拨口分米石,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十四日。11。第二册第1号文件:马戛尔尼致和珅信,说明在回国后会奏呈国王,在乾隆登基60年时再遣使团过来,但因路途遥远,且与法国开战,恐有延误,先行说明。本信未署日期,从内容看,应是使团离开北京后,大约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初至十月中期间所送,因为五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有上谕着长麟传告马戛尔尼,将来再行进贡,不必拘定年限,3应是回应这封信的。12。第二册第16号文件:马戛尔尼致和珅信,表示愿意在谒见乾隆时行中国礼仪,但要求乾隆指命一个与马戛尔尼同品级大臣向英国国王画像行同样大礼。本信未署日期,从内容看,这是马戛尔尼1793年8月28日在北京致和钟信的中译本。4
    —— 引自章节:第1章 背景篇/1
  •   时刻人文(共3册),这套丛书还有《流氓、极道与国家主义者》《惟王受年》。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龙与狮的对话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