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作者:[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译者:杜玉生/卢华国
ISBN:978720817487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3-3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44
豆瓣评分: 9.0
书籍简介:
20世纪德国最具原创性、批判性的思想家、作家—— 克拉考尔的“天鹅之歌”,毕生思索人类命运凝集成的历史哲学 以拨云见日的笔触、启示录式的精神,召唤历史学家的“前厅”思维和智慧 ~~~~~~~~~~~~~~~~~~~~~~~~~~~~~~~~~~~~~~~~~~~~~~~~~~~~~~~~~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进行批判。第四章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作者简介: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Siegfried Kracauer
1885—1966
20世纪重要思想家、作家,1920年代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1933年移民美国,入职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哥伦比亚大学。承袭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并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融会贯通。著作覆盖哲学、社会学、电影理论、文学和文化批评等领域,同时从事小说创作,包括《电影的本性》《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大众装饰》《白领》《侦探小说》《雇员们》等,在现代性理论、城市研究、视觉文化等方面有开创性影响。
书友短评:
@ 固埃 上世纪的遗珠,这本书对我而言比《物质现实的救赎》和《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更有价值,方法论和问题意识都很受用,不负天鹅之歌的名头。这次他不讲电影的历史而是谈起历史的电影,像第五章谈微观历史和宏观历史,他认为理想的历史研究会自主地实现大景别到小景别的反复切换(普多夫金);第四章历史学家个人的旅程,主观性的作用:历史学家所需要的不仅是他碰巧成为的“内在完人”,而是几近废除而得以扩展的那一自我。这主观宇宙与客观宇宙的融合,正是电影/摄影;第七章,历史完整叙事与院线电影;其他印象深刻处还包括第三章的侦探小说,第六章引入艺术史福西永库布勒阶段序列的讨论相当见效,第四第六章见识到正确地引用普鲁斯特的威力,第八章思考历史与哲学的前厅意识,太好 @ Tertius 克拉考尔这本书的第一章前半部分大部分是在讨论跟电影有关的历史哲学。他讨论的是电影本身和历史所共享的再现本质之中所具有的一些基础的原则上的相似性。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再次反思孙柏教授所提出的转向摄影是历史孤注一致的赌博这句话。在克拉考尔这里的描述之中,他认为对于历史的书写与其说接近于写实性的描述,不如说是接近讲故事,我们通过事后的追溯重构了我们认为事情发生前后的因果链条。历史学家的功能在此就像是画家,而不是摄影师,因为他需要通过检选、强调那些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而省略忽视那些过于重复而没有深刻意义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家是画家,是心灵的画手,而不是摄影师。 @ Argentumia 补标 @ 瓦力 👍 @ Deputize 每个字都听懂了,每小段也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全文下来没有搞懂作者的观点。看来功力太浅,连作者思想的边都没有摸到,先放在一边,等过几年再来读一遍。
序言(美国平装第一版)
初版前言
说明
导论
第一章 自然
第二章 历史方法
第三章 当前趣味
第四章 历史学家的旅程
第五章 历史世界的结构
第六章 亚哈随鲁,或时间之谜
第七章 一般历史和美学方法
第八章 前厅
代后记(摘自作者笔记)
参考书目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