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oshutianxia.com/wp-content/uploads/20201222054114-5fe186fa4d14b.jpg)
书名:列宁主义
作者:尼尔·哈丁
译者:张传平
ISBN:978730513077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8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40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重新全面解读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列宁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列宁主义的内容以及作为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思想体系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的原因等诸多问题,它向传统的学术判断发起了多方面的挑战。 尼尔·哈丁揭示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列宁主义是如何作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应而脱颖而出的,并且社会民主党支持本国战争努力的这种背叛,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又意味着什么。他提出,列宁主义的经济、政治甚至哲学在1914-1917年间都迅速地理论化了,并因而具有战争经历特点的深远影响。列宁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确清楚地表达了一种复杂而连贯的批判,对各种选民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列宁主义本身深受时代的束缚,这注定会制约它的适应能力。与列宁主义相辅相成的历史形而上学和科学形而上学对于其行动的信心和自信来说是内在的,如同它内在地轻视民主实践和宽容一样。 本书既是对列宁主义的一种阐释,也是对当代共产主义政治的重要性的一种批判。 “一部学识渊博、令人振奋、通俗易懂、给人印象极其深刻的作品,我相信它将成为学生的经典著作,在课堂内外的世界都会引发许多争论。” ――理查德·萨克瓦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尼尔·哈丁是威尔士斯旺西大学政府和政治理论系主任,政治学教授。他的代表作有两卷本的《列宁的政治思想》,该书1983年获得了艾萨克·多伊彻纪念奖。
译者介绍:张传平,男,1967年12月生,安徽霍山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西方“列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年7月-2004年6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做访问学者。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市场逻辑与社会主义》(2002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下)(2007年)、《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10年);译作有《列宁、黑格尔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种批判性研究》(2012年)。
书友短评:
@ 叉 非常精彩清晰的梳理,处处不乏反思。摘一段印象深刻的:“列宁主义向对受剥削的工人许诺要消灭雇佣劳动;向贫穷的农民许诺要消灭地主所有制;对殖民地被压迫的民族来说,列宁主义在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会伸出援助之手;对于有良知的慈善家和知识分子来说,列宁主义许诺它是消除社会不公的捷径;对于希望世界更加美好的梦想家来说,列宁主义发誓要消灭战争和国家间的对抗状态。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诺言和行为之间的差距… @ (⌒-⌒; ) 整本书的基本立场是否定列宁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看到,列宁在何种意义上无法被西方政治学基本问题吸纳。在前几章里面,作者处理列宁的方式有点和《马克思:19世纪的人》中类似,总的来说是列宁学说是对一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以及第二国际的回应。同时在每个阶段,作者都注意比较列宁和当时的各学派之间的差异,这一点上印象非常深。后半本就是结构化地提取列宁的原理部分了。比较遗憾的是,作者似乎没有像前半本那样处理,感觉在… @ 了了 书不错,作者对列宁主义的界定尤其值得注意。但稿子明显没有经过译者以及编辑的认真校对。差评给该书的制作 @ Amasia 2015/02/18 公正精到的列宁主义导论。列宁的思想的力量(和弱点)在于它不但对现状给出一个看似完满的解释,而且从这种解释中辩证的(动态的)抽取出对未来趋势的预言,由此克服了必然性和主体性的矛盾,将其统一在实践活动中。他的一生是思想和意识铸造现实的典范,却也是梅菲斯特式人物的代表。抛弃了庸俗之见和随波逐流,他与魔鬼达成交易,凭借一人之力达成自己的宏愿,却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化身斯大林的魔鬼公正地收… @ 神奇的铁路 只能说,从所谓教条主义/还原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以“确定性哲学”为基础梳理出的国家-阶级-政党-革命的逻辑仍然是意识形态优先的分析,只不过披着一层从列宁那里借来的政治经济学外衣。就一战对列宁的影响,以及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文本的重视而言,它是具有启发性和理论连贯性的。但是将“观念”辩证法同1917年的一亿人口农业国俄罗斯混淆起来,无论对革命史本身做再多考察,当解释完全服务于证明… @ 逆さまの夢 此书实在开智,破解了意识形态宣传中的诸多关于列宁主义的真真假假。扣一星,编辑校译不太好,有许多错字,某页把考茨基,写成了[考基茨] @ 黄克思 非常好的祛魅。 @ 袖中 这本书对列宁主义的梳理相当精当,还未能全部把握。作者核心观点是列宁主义是一战及战后特殊情势所直接催生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战时特征。因此,列宁主义一方面具有高度的自洽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可避免的封闭和内在矛盾。这直接决定了列宁主义各部分的特点(帝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民族自决、世界革命、科学主义、先锋党理论、民主集中制等),也使得理论在实践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换言之,列宁主义注定无法被部分… @ 龟龟 前半部分梳理列宁主义的历史起源,指出其思想是对一战与资本主义文明危机的直接回应,史料扎实,论证公允。后半部分从各个层面进行理论总结,讲帝国主义理论的部分最好,通过立足全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露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不平衡性和民族剥削的权力统治关系,将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有机环节,极大拓展了国际共运视野。但对列宁的政治理论分析则有不少私货和偏见,仿佛其辩证法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直接… @ Mao:une histoir 国内竟然绝版了,不懂有啥敏感?
致谢
导言
第一章列宁主义之前的列宁
第二章1905年革命
第三章社会民主党的瓦解和列宁主义的产生
第四章俄国革命
第五章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垂死挣扎
第六章政治与国家
第七章政党,阶级和意识
第八章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
第九章确定性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第十章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
第十一章结论
附录1 1870—1924年的重大事件和列宁主要著作年表
附录2《列宁全集》导读
附录3按主题排列的列宁主要著作
索引
延伸阅读
译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