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拉玛2号
作者:[英]阿瑟·C.克拉克/[美]金特里·李
译者:何敏绮
ISBN:9787536472143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75
豆瓣评分: 7.5
书籍简介:
第一艘拉玛离开七十五年后,又一艘拉玛飞船出现在太阳系。 拉玛重临,探险开始。但这一次,危险并非来自拉玛。比拉玛更为险恶的,是人性的贪婪。 拉玛2号考察组的医生妮可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组员们个个都有不愿示人的秘密,齐心协力的表面之下是讹诈中伤和见不得人的交易。从踏上拉玛的第一天起,麻烦便始终伴随着他们,有些是意外,有些则是暗算和陷害。 而拉玛本身也渐渐显露出种种不祥之兆。这艘拉玛2号看似与它的前身完全相同,但随着考察的深入,人们发现它的某些细节和拉玛1号有些似是而非。正是这些相异之处,让考察工作和考察组本身慢慢陷入了绝境……
作者简介:
阿瑟·克拉克(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现代科幻“三巨头”。其代表作包括《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获雨果奖、星云奖)及《天堂的喷泉》(获雨果奖、星云奖)等科幻史上的杰作。
与另两位“巨头”相比,克拉克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硬科幻”,视野宏大,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饱含人文关怀,充满对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探索。
克拉克早在1945年即提出利用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的设想。由于他的这一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轨道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书友短评:
@ 拔刀诀 前半本我一直在吐槽怎么好好的硬科幻变成了勾心斗角阴谋家故事大搞男女关系和苦情戏码,内心高呼还我高冷的水星人还我月球脚踏车还我拉玛,但到后来渐入佳境,这本软的地方很赞:不是说那些被强暴被家暴的孤独少年时光,而是宗教的元素,像是对第一本里头那个拆弹男(忘了名字-_-|||)的世界观的补全,这一上帝视角,既是神性视角,也是宇宙视角,审视拉玛与我们。而女主角作为一个黑肤,多次提到圣女贞德,和她那个非洲宗教中与科学理性相对的元素掺的这一腿也很有趣。最重要的,我好喜欢理查德,他造的会背莎士比亚的机器人,他的幽默和坦诚,他说想要自杀前接到学生询问相对论问题的电话后发现“我无法提前终止我和物理的感情”时真是两眼热泪。 @ 路上跳着鱼 在看完后记之前,我固执地认定李是教徒并且蒙骗了阿瑟在小说中夹带私货,只想给两星。但为什么阿瑟自己牵的头呢?完全狗尾续貂的第二部。写作风格一点不像阿瑟简洁的机械风,而是大众化的通俗小说,更像小说了,也就更没有个性了。而且写的并不好,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这就是阿瑟称赞的李的英法文学功底?结构也出了问题,铺垫那么多的投毒事件不了了之,硬塞的非洲仪式没有解释成了玄幻,耗费笔力的人物矛盾自行消失,在结构上完全是任性乱来。阿瑟式和李式难相容的拧巴。跟三体比,拉玛也太纯洁了,防御力对付十几颗核弹都嫌累,幸好如此,不然圣母就要害人类遭殃了。最后,阿瑟一直在解构宗教的,这部怎么那么肤浅地宣教了呢?竟然提到信上帝至少没损失的定理,后文马上又提了异教徒。凭阿瑟缜密的逻辑,分析不到信错教代价更大的漏洞吗? @ Nobody 。。。
1.拉玛再现
2.测试与训练
3.组员会议
4.大混乱时期
5.崩盘之后
6.莎巴蒂尼女士
7.公共关系
8.生命检测
9.心脏舒张异常
10.宇航员和教宗
11.锡耶纳的圣迈克尔
12.拉玛人与罗马人
13.新年快乐
14.再见,亨利
15.偶然的发现
16.拉玛,拉玛,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17.将军之死
18.验尸
19.成长仪式
20.天赐梦境
21.潘多拉档案
22.黎明
23.日暮
24.黑暗中的声音
25.患难之交
26.第二次考察
27.准备捕捉
28.推断
29.猎捕行动
30.第二次验尸
31.奥维多的天才
32.探索纽约的人
33.失踪的人
34.奇怪的伙伴
35.跌入坑洞
36.撞击航线
37.孤立无援
38.访客
39.智慧之水
40.外星生物的邀约
41.真正的朋友
42.两个探险家
43.地外生物的心理
44.另一个巢穴
45.妮姬
46.勇气和恐惧
47.方格填空图
48.欢迎,地球人
49.互动
50.盼望永远是春天
51.逃脱的挽具
52.三〇二班机
53.三位一体
54.昔日的英雄
55.迈克尔的声音
56.得到回应的祈祷
57.三人小组
58.别无选择
59.天命之梦
60.重回拉玛
61.面临危险的宇宙飞船
62.最后一小时
后记
致谢
· · · · · ·
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共266册),这套丛书还有《太阳潜入者》《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外星屠异》《计算中的上帝》《原始人》等。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