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密码

书名: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与西方崛起之谜
作者:文一
译者:
ISBN:9787547319260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1-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504
豆瓣评分: 7.7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振聋发聩的书。核心问题是要回答: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的回答大都局限于“西方中心论”。文一教授这本书用硬核的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作支撑,跳出文化与制度陷阱,采纳“国家竞争体系”这个框架,论证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不是因为缺乏民主自由、理性思维,而是因为长期处于和平富足的大一统环境,缺乏参与国际军备竞赛、商业竞争的意志和“困而知之”压力。这本书,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刷新我们认知的,不只是结论,还有过程,以及如何用逻辑去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与觉悟。

作者简介:

文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自由穿梭于经济、历史、政治、哲学、医学之间的跨界达人,本行是经济学家,却同时具有哲学与医学学位,曾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副行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著有经典畅销书《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书友短评:

@ GrootJiang 此书远好于《一篇读罢头飞雪》的原因在于,作者对所论述话题的“自觉性”,也就是仍然力图通过史料的挖掘形成一个可以自洽的观点。作者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西欧资本主义的诞生源于血淋淋的战争和暴力,而不是那些温情脉脉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这一点立论虽没那么新颖(战争催生科技进步)但具有一些借鉴性。问题在于,战争暴力的必要性和资本主义诞生的充分性是两个问题(东方战争频仍也没有资本主义的影子),看似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但解构到最后还是一些虚妄的文明精神成果展。可堪一读,但意思不大,现象的描述代替不了系统的批判。 @ 林林空Lict “只有当全球每一个国家都通过国家主导的基于某种形式的‘重商主义’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化并进入由工业化支撑的福利社会,以人类基础道德为基础的全民平等参与的政治福利体系才变得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福利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求通过‘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法,消灭国家和国家边界这个工业化的强大工具和梯子,从而彻底终结战争资本主义萌芽以来所演化出来的跨国军备竞赛、恶性商业竞争和国家暴力资本主义。” @ 绿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十字军东征——欧洲现代文明的起点
第一节 第一次东征(1096-1099)
第二节 其他各次东征简史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文艺复兴(1300—1600)的另一副面孔
第一节 文艺复兴推动的“去道德化”运动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和诗人但丁
第三节 艺术繁荣背后的国家力量——“赞助商”
第四节 文艺复兴跨国比较——艺术上暗淡无光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五节 教皇和教皇国的战争
第六节 宗教改革与欧洲地缘政治权力的重新洗牌
第四章 大航海(1492)与“新十字军东征”
第一节 马可•波罗
第二节 亨利王子
第三节“葡―西”殖民争霸赛
第四节 基督教西方武力征服中国的意志源远流长
第五章 海权时代与“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
第一节 威尼斯海军史
第二节 葡萄牙海军史
第三节 西班牙海军史
第四节 法国海军史
第五节 荷兰海军史
第六节 英国海军史
第七节 战争的经济基础——中央财政和“特许公司”的兴起
第六章 科学革命的战争密码——破解李约瑟之谜
第一节 炮弹与物理学革命
第二节 火药与化学革命
第三节 国家赞助、科学家团体与军备竞赛
第四节 军火贸易与“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
第五节 李约瑟之谜的答案找到了
结束语
致 谢
· · · · · ·

  • 罗素之问:为获得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伟大成就,意大利准备付出多少代价,忍受多少暴力、凶杀、战争、欺诈和混乱?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文艺复兴(1300—1600)的另一副面孔
  • “对于炮弹飞行的轨迹力图达到数学的精确性描述,是军事工业技艺刺激科学理论长期发展的一个标准典范。”罗伯特•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244页)
    —— 引自章节:第六章 科学革命的战争密码——破解李约瑟之谜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科学革命的密码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