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书名:汉娜·阿伦特爱与恶
作者:[瑞典]安·黑贝莱因
译者:李磊
ISBN:9787513352628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8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80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汉娜·阿伦特,20 世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她生活的时代被战争与政治的动荡所主导,其个人生活也同样波澜壮阔。时隔多年,阿伦特仍凭借其真知灼见影响着世人,并激发出新的思想与讨论。 本书采用一种独特的传记方式,将阿伦特的生平和思想联系起来,展示了她如何在个人和政治层面上应对爱、恶、极权主义、流亡等命题。 ◈一部“流亡者”的实用主义哲学 汉娜·阿伦特,20 世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她生活的时代被战争与政治的动荡所主导,她的个人生活也同样波澜壮阔。本书通过26篇主题鲜明的散文,不仅揭示了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冷静分析、对世界之爱的终极表达,也有益于我们对当下诸多问题的思考。 ◈跨越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对话 爱是什么?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如何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生活?20世纪德国哲学新兴流派中涌现出的重要人物,在无数往来书信、长时间漫步,以及参会和研讨会中,对诸多哲学问题一一展开讨论。 ◈读懂汉娜·阿伦特的入门小书 依循主要个人经历,论述阿伦特何以成为阿伦特,以及我们当下应该如何理解她的思想。这部传记既是思考和感受,也是阅读和生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多面的阿伦特及其道德哲学思考,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榜样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和著作来播撒光明。

作者简介:

安·黑贝莱因,生于1970年,2005年于隆德大学获得伦理学博士学位。著有十余本畅销书,包括《关于邪恶的小书》《美好生活》《我不想死,我只是不想活》。2018年,黑贝莱因以小说《一切都会好起来》进入大众视野。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实践哲学系和隆德大学神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李磊(译者),人文社科译者,译有《对民主之恨》《向您告知》《幸福散论》等。

书友短评:

@ 樗栎 說實話看不出來為什麼要寫這麼本書,作者的文風是那種非常公眾號式的,「阿倫特有某個觀點——關於這點弗洛伊德說過,雅斯貝爾斯說過,納斯鮑姆說過,梅洛龐蒂說過⋯⋯」以及看到中英文書名對照的時候心梗了一下。 @ 砾竹 相当好看,篇幅虽短,浓烈不腻。阿伦特一生不肯服软,虽饱受苦难,却因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许多友谊,且用其自己的真实生活阐释了对于爱与恶,报复与宽恕,生命与死亡以及与世界的和解。我们大多只是活在混沌的感性认知里,那些对于生命和生活系统的,相对理性的剖解到底是解开生之意义的钥匙还是只是一种自大的,仅仅在智识上的自我游戏? @ Cynthia 爱这个世界,相信改变的可能,并且永不言弃。 @ 阿巴厮 比较好读的阿伦特传记,对初步了解阿伦特和她的思想形成有一定的帮助,比较浅显易懂。 @ 漫卷蔷薇 她的一生跨越了西方历史上具有决定性的一章。生于 读过的传记不多,这本算是比较好读的,把阿伦特的生活与思想的发展结合起来,有空读一读她的作品。 @ Azul 比想象的好读太多,作者的思考量加分许多。头一次见到对爱与宽恕深刻又理性的分析与肯定,好像找回了一些力量。 @ En route…… 引发思考——爱 恶 友谊 宽恕 自尊 忠贞…… @ fattysi 很流畅的一本传记,有恰到好处的摘录和引用。之前只是听过“平庸之恶”,但看完这本会想去拜读阿伦特的富有思考性的著作。 @ L 虽然之前没有读过阿伦特的作品,但是个人觉得这本传记可读性还是很强的,展现了阿伦特的人格魅力,也没有刻意掩饰其有争议的部分,书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可悲的真相是,恶行通常是由那些尚未决定去做好人还是坏人的人实施的。他们仅仅是未在两者中作出选择。”

书籍目录

前言 为什么是汉娜·阿伦特
引言 本不该发生之事
少女时代
激情
极限情景
绞索在收紧
何以至此?
特殊的恶
一生的忠贞
古怪的战争
居尔拘留营
蒙托邦
希望的意义:论自杀
善与恶
新起点
“无处为家”
远方来的女子
战争的终结
拥有权利的权利
纳粹大屠杀
平庸之恶
恶与责任
论爱情与忠贞
重聚
不可宽恕
无痛之爱
世界之爱
和解
致谢
关键人物
参考文献
· · · · · ·

  • 和阿伦特一样,斯特恩也出自一个被同化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出入于同样的社交圈,都喜爱音乐和文学,也有相似的人生志趣,可两人的婚姻却从未获得真正的幸福。阿伦特还爱着海德格尔,她不顾一切,依然同他保持着联系,而斯特恩则对这个昔日偶像逐渐失去了信心一他对海德格尔日益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暴戾的民族主义情绪十分忧虑。在他去托特瑙山上的小屋看望海德格尔夫妇之后,这种优虑又进一步加剧了。海德格尔的妻子一“金发女武神”埃尔弗丽德对斯特恩的体格称赞有加,还叮嘱他应该加入纳粹。斯特恩后来告诉阿伦特,自己被这话吓了一跳。他对埃尔弗丽德说:“瞧瞧我,你应该能看出我就属于你想要除掉的那类人。”埃尔弗丽德很早就成为纳粹党徒,没有意识到,斯特恩正是她眼中那个劣等民族的一员:一个犹太人。
    —— 引自章节:极限情景
  • 此时,二十一岁的阿伦特勇敢地向她所爱的男人一那个让她失望的男人解释道,孤独是她自己的选择,感谢他给她指明了必行之路。多年以后,阿伦特的好友玛丽·麦卡锡也和一个已婚男人陷入狂热的婚外情。阿伦特担心好友最终会受伤,在1960年5月去了一封信。或许是出于自己的痛苦经历,她恳请这位老友要多加小心。麦卡锡在罗马如实答复道:“别为我担心。这次我已经受伤了。”她接着描述了自己如何找回一种宁静的感觉。阿伦特的回信干脆利落,甚至带有几分幻灭感:痛苦“只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阿伦特认为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一种感觉自己活着的方式,这让人回想起精神病学家和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临界情境(Grenzsituation)或极限情境(limit situation),他将这一概念定义为一种危急的生存时刻,一种在无可避免、重大而关键的人生事件中出现心理挑战的瞬间。极限情境具有矛盾性,它既能让我们
    —— 引自章节:极限情景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汉娜·阿伦特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