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回忆

书名:帝国的回忆晚清观察记1854-1911
作者:郑曦原
译者:
ISBN:9787801705181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84
豆瓣评分: 8.1

书籍简介:

本书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迄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 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供职于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书友短评:

@ 七心海棠 要对近代史有些了解看起来才有意思。李鸿章那段,谈吐气度对国际事务的理解,不输现代任何一个外教政要。 @ Poppy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那一章读来很痛心 李鸿章访美那篇文笔很生动客观 每篇评论性质的文章里 都带着点为何天朝泱泱大国如此自甘堕落愚昧的疑惑和感叹 洋人眼中那时候天朝国民几乎都是呆滞麻木的 整个帝国乏善可陈 痛心!对比今日 其实并无多大改善 手里有钱了 却依然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C 1、美国人不想吃亏,还想唱高调。2、为什么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搞僵了那么久?3、李鸿章原来是这样的。4、孙国父原来是那样的。 @ 嘉美尤 翻译太烂了 @ Vindicated 李鸿章 @ 晃晃悠悠 很多年前看过的《纽约时报》上的对大清报道,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面。有关李鸿章的文章非常生动。有意思的事编辑的郑曦原居然还去年( 某些由根深蒂固的人口数量和官僚体制决定的经济模式和产品服务形态真是百年保鲜,以及再次确认十九世纪人物的个人素养,至少就他们愿意表现出的而言,远胜今人,即便是在天朝╮(╯▽╰)╭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71860731 @ 肥皂晒太阳5282 一个文人也可以变成一个野蛮的武夫,这书也是白写了 @ 懷椏 讓我來看看是哪個傻逼

书籍目录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
第一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一天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一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
第二篇 蜕变的变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一天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皇室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业秘书
……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
附录:《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
再版后记
· · · · · ·

  • 现在,我们又看到了密密麻麻汇聚到一块的小船,它们形状各异,上面永久性地住着广州的水上居民,据说竟有40万人口之多!这个数字是这样推算出来的:约计有8万艘民船,而每艘民船上平均居住5人。这些人出生在水上,嫁娶在水上,最后也死在水上。一句话,他们的生命从水上开始又在水上结束。他们一辈子很少梦想到陆地上去生活。屠场上的每位清国人都在东张西望,仿佛此时此刻并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当轮到他们自己时,似乎还是很高兴的样子。他们就这样死去了,人的生命被看得一钱不值。在同座监狱内还关有许多别的妇女,年轻的年老的都有。她们中有的已经被关押10年了。在另一处监狱,我们看到有40名囚犯挤在一个狭小而污秽的房间里,他们的脖子上都戴着木枷,这些木枷有三英尺见方,三英寸厚,如此一来,他们既无法躺下也无法用手碰到嘴。假如人们忘了给他们喂食,这些可怜的生灵就只有活活饿死。听说这些木枷戴到囚犯肩上,一次至少要戴三个月。所有发生在广州发生的和欧洲之间的交易,都是用英语通过一种地方行话来完成的,人们通常称这种英语为“洋泾浜英语”。比如,一位清国的大米销售商在用“洋泾浜英语”叫卖时,他的大米就很难卖给外国人,因为他本该喊“大米”,但他喊出来的听起来却成了“虱子”。
    —— 引自第14页
  • ……罪犯必须首先在这位官员面前下跪,并且他的手脚都戴着镣铐,很费劲的跪在石地板上。此人如果拒绝回答法官提出的任何问题,他就会被立刻被旁边的衙役用木板掌嘴,衙役就站在他身边专管此事,态度非常凶恶、严厉。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会有人把他的辫子和大拇指、大脚趾捆在一起,然后吊起来,或者让他的膝盖直接跪倒铁链子上,命令他一直保持这种姿势,直到开口。而此时,他的手脚早已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了。需要审结的案件有十几宗,但我们只要看两三宗也就足够了。据说他们中的有些人明天将会被砍头处死。死刑犯的双手被反绑在身后,头向前伸,直直地站立着,这些刽子手刚好能一刀把罪犯的头砍掉。雪亮的钢刀闪过,罪犯的头会被刽子手踢到一个角落,而躯体被抛到另一个角落,鲜血同时从两处喷出。我们到来时,已处决了20名囚犯,他们的血在人们脚下流淌,流成了一片可淹至人脚踝深的血坑,血坑里还混杂着死者们的头发。据说一天内处决300人的情形多的是。这种场面真令人心碎,但当你看了一会以后,也就习惯了,并且最初那种令人作呕的感觉也会完全消失。刑场上的每位清国人都在东张西望,仿佛此时此刻并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当轮到他们自己时,似乎还是很高兴的样子。他们就这样死去了,人的生命被看得一钱不值。被处决的清国人只是因为以这种方式赴死而感到遗憾,他们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可惜却身首异处。我在“阎王殿”看到了一些模仿阴间的塑像,清国人认为彼岸的那个世界就是如此的,那里有他们很多的同胞在四处游荡,有些人变成了动物,有些人没有脑袋,而其他人正在负重爬山,等等。我们在监狱内看到一位84岁的妇人,是一位太平天国起义军将领的母亲。她是四年前被抓来并投入这暗无天日之地的。根据清国的法律,当政府抓不到罪犯本人时,他们就会去抓他们的家人,找到谁就抓谁,让那个罪犯由于他的亲属的遭罪而痛苦。这个老妪看上去形容憔悴,一定是受尽的折磨,而且能感受…
    —— 引自第15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帝国的回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