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觸覺不思議從觸感遊戲、感官實驗及最新研究,探索你從不知道的觸覺世界
作者:仲谷正史/筧康明/三原聡一郎/南澤孝太
译者:劉格安
ISBN:9789862355879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时间:2017-5-1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56
豆瓣评分:
书籍简介:
視覺世代的進化關鍵,一本重新定義感官體驗的觸感之書 被網路填滿生活,而失去了皮膚感覺能力的我們。 根本沒有「接觸」,卻覺得已經了解這個世界了嗎? 觸覺的錯覺超過50種! 觸覺是思考的基礎? 握手的時候,是你握別人,還你被別人握? 原來,觸感=視覺+語言+記憶+聽覺+觸覺 觸覺,竟然是一切感知與思考的基礎! 打破五感界限,與觸感科學家共同探索不可思議的觸覺世界吧! 「這個裝置可以記錄下你我所感覺到的『觸感』,並能再次播送、傳達給他人。」發明了這個裝置的作者,將帶領你從觸覺的科學到事物、心理、身體、藝術,發現被你我遺忘的「觸覺世界」,並看見觸覺相關科技的最前線! 這本書將透過各種輕鬆有趣的問答,完整為你介紹「觸摸」的樂趣。除此之外,也有將觸覺意識化的實際訓練,透過身體動作來親身嘗試的項目。希望各位讀者都能透過閱讀本書,親身感受並思考且主動一起遊戲。(摘自前言) 透過觸感所引起的情感波動,能夠超越理性,傳達到我們的內心深處。這帶給了我們被這個世界所接納的感覺,並支撐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摘自結語) ★收錄長達14頁的「觸感年表」 ★本書將告訴你: 如果沒有了觸覺會怎樣? 想讓別人信任自己,讓雙手保持溫暖比較好嗎? 有雜訊時,人的感覺反而更加敏銳? 看不見的人所畫出的「觸覺的畫」是什麼樣子? 觸覺是「五感的交點」? 摸摸泰迪熊,可以緩和對死亡的恐懼? 他人身體感受到的觸覺,可以讓自己也感受到嗎? 透過手指描繪周邊視野,就能擴張身體感覺的範圍? 額頭竟然可以代替視網膜? 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搔自己癢?
作者简介:
仲谷正史
1979年生於島根縣。2008年修畢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理工學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同年進入民間企業從事觸感評價技術的開發。自2012年8月至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學者,從心理學、工學的觀點發展Fishbone T actile Illusion的研究,並從事默克細胞的生理學研究。現為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媒體設計研究科特聘準教授。除了教務與學務外,也於2007年創立Tectile組織,推廣觸覺設計。
筧康明
1979年生於京都。東京大學大學院學際情報學博士。2008年於慶應義塾大學環境情報學部創立研究團隊,現為該大學準教授。自2015年3月起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訪問準教授,進行結合素材特性與數位技術刺激五感的互動媒體之開發,以及媒體藝術表現的開拓。至今曾於SIGGRAPH、Ars Electronica等國內外學會、展覽會發表研究及作品,曾獲平成26年度科學技術領域的文部科學大臣表彰年輕科學家賞等多項獎項。
三原聰一郎
1983年生於東京。2006年畢業於情報科學藝術大學院大學。現為藝術家。透過聲音、泡沫、放射線、虹彩、微生物、青苔等多種媒材,以藝術向世界展現各種可能。自2001年起,為考察科技與社會的關聯性,於國內外展開以「空白」為主題的藝術計畫。任職於山口情報藝術中心時,發覺觸覺之於未來藝術的可能性進而加入了Tectile。此外,他也與音樂家大友良英、藝術家毛利悠子、電子樂器製作者齊田一樹等共同製作作品,與各領域進行合作。個人網站: mhrs.jp
南澤孝太
1983年生於東京。2010年修畢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理工學系研究科系統情報學專攻博士課程。自2010年4月開始於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媒體設計研究科(KMD)創立觸覺媒體.身體性媒體的研究團隊,現為KMD準教授。透過 JST CREST觸摸情報環境計畫、JST ACCEL身體性媒體計畫進行活用觸覺、傳遞身體經驗互動系統的研究開發,於SIGGRAPH Emerging Technologies等場合進行研究發表,並以Tectile的活動推廣觸感內容技術的普及,及透過產學合作推動觸覺媒體的社會實際應用。
书友短评:
@ 林村河畔 又读了一本豆瓣冷门书。之前看到一个做触感活动的团体,他们有专门触感主题相关的读诗、写作、观影、读书会,于是遇到了这本书。里面介绍了触感的专业研究,有点像面向民众的科普书籍,读起来倒不枯燥,挺有意思。尤其是关于触感的错觉(比如明明是凹下地方摸起来却是凸起感),对人们判断的影响(温柔触感让人心更软),和其他感官的联系(比如听出触感、看出触感),还有本书着重写的触感传递工具组,就是不用摸到实体也能感觉到实体的工具,继而想到,如果人的身体指标也能被触摸化,比如血压、紧张度等,那么我们使用身体的方式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这被称为生物回馈调节。让我惊异的是,平日再寻常不过的触觉,竟然能生发出这么多研究…而丰富触觉体验竟然也是一项工作…有种小孔里看到大世界的惊叹。 @ 王大安 学习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但是繁体字还是竖排版快给我整瞎了…有时候阅读清楚不是因为我能看懂那个繁体字,就完全凭借大脑经验😂 @ 林村河畔 介紹了一些與觸覺有關的神經科學、心理學知識,零散而缺乏系統,像專欄文章的結集,頗有日系“how to”作家的風範。
前言--「觸覺世界」的邀請函
開啟對「觸覺」的意識/觸覺會左右人的內心及思考/來了解「觸摸」吧/被眾人遺忘的觸覺世界/透過科技找回失去的觸感/開始「觸樂」吧!
一、「觸摸」是怎樣的一個行為?
1-1想像一下,如果沒有了觸覺會怎樣?
1-2對小嬰兒來說,五感之中最先被使用的是哪一個?
1-3從一張普通的紙發現各式各樣的觸感
1-4透過觸覺的「隱形眼鏡」,獲得更敏銳的觸覺
1-5閉上眼睛握手看看。你是握人,還是被握?
1-6溫暖的手與冷冰冰的手,哪種更能獲得他人的信任?
二、我們是如何認知外界世界的?--從科學角度理解的觸覺
透過科學理解觸覺/觸覺的感知器有各式各樣
2-1用被麻醉的手指頭抓雞蛋
2-2玩「在手上寫字」的猜謎遊戲。那「在背上寫字」呢?
2-3摸摸頭髮,你能感覺出數釐米的差異嗎?
2-4透過觸覺感知系統的機制,提高你的敏銳度。
2-5觸覺也有所謂的「錯覺」嗎?
2-6分不出是直的還是橫的--感受看看指尖的錯覺
2-7用食指跟無名指摸冰冷的硬幣的畫,連中指也會感覺到冷?
2-8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東西吧
2-9「水的觸感」是什麼?邊摸水邊思考看看
2-10就像排列色鉛筆一樣,幫觸覺分類看看吧
三、我們「感覺」到事物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作為共通感覺的觸覺
五感之間有分界嗎?
3-1遮住眼睛,摸摸看各種東西
3-2用放大鏡放大東西再摸摸看
3-3用眼睛「摸摸看」畫作吧
3-4聽聽看讓你起雞皮疙瘩、充滿魅惑力的聲音
3-5一邊打開你的「觸感」一邊散步
3-6製作新的擬態語
3-7看不見的人畫的「觸覺的畫」是什麼樣子?
3-8內心感到「粗糙」的時候,是真的有粗糙的觸感嗎?
四 觸覺將「我」與世界連接
4-1 把手指頭放到畫上面,就能讓畫產生因果關係?
4-2 觸覺的敏銳度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降低嗎?
4-3 試著在街上散步,製作出觸覺的地圖
4-4 用手指頭描繪周邊視野,就能擴展身體感覺的範圍
4-5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搔自己癢?
4-6 在橡膠手上感受觸覺
4-7 沮喪時,就摸摸柔軟又溫暖的泰迪熊吧
4-8 製作能讓心情平靜的「觸覺護身符」
4-9 試著緊緊抱住身體
五、製造「實在感」--觸感工具的發明
觸感工具(Textile Tool Kit)/觸感的Prototyping(雛型方法)/簡易型的工具
5-1觸感要怎麼紀錄、再生?
5-2透過觸感工具傳送彈珠的觸感
5-3製造比一般更強烈刺激的碳酸
5-4思考如何體驗運動選手的身體感覺
5-5不用仙女棒就能再現仙女棒的觸感
5-6試著觸摸看看心臟
5-7透過觸覺通訊改變舞者的舞姿及身體動作
5-8在親子共讀的繪本裡加入觸覺
5-9能夠透過皮膚「看/聽」的時代
終章 觸感新世界
觸覺的藝術與技術的未來/踏上觸覺的探索之旅/透過觸摸來理解世界/孩子們的設計/透過觸摸延續生命
附錄 觸覺年表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