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书名: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作者:[日]清水洁
译者:王华懋
ISBN:9787220118906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2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28
豆瓣评分: 9.0

书籍简介: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 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 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 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 ◎编辑推荐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 第一次是罪犯, 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 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前男友跟踪骚扰、买凶杀害 + 警方坐视不理 + 媒体污名化报道,无辜的受害人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遭遇骚扰和暴力、受到死亡威胁的女性,保留证据,奋力求救,为何无人听见? 饱受白眼的“三流”记者,为何挺身而出,站在公权力的对立面,揭露警方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 调查记者清水洁全程追踪,秉持“人”的良心而报道,传递受害人的真实声音。先于警方找到实行犯,揭露警察与官方媒体的罔顾事实、操纵舆论的“共犯”结构。 ■ 十幅照片还原侦破过程,直击逮捕现场。 ■ 本作“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编辑选择杂志报道奖”,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 ■ 此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出台。 ◎内容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媒体评论 此书除了让我们重新审视公权力的体制内在、媒体载舟覆舟的能力,也揭示了这样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是促成社会之恶的原因,但每个人也都可以有所选择、选择自己不去构成社会之恶,甚至可以交付一己之力成就善的一部分。 ——2019台湾OPENBOOK年度好书推荐语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用这种方式,清水洁在调查上面把警方绝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当然他绝对来不及救回被害者,但他尽到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责任,他不放弃把警方不愿意被大众知道的事实给揭露出来。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下,想一下。 ——《杨照读书》 为了回应被害者的「遗言」而开始活动的清水记者,带着甚至是「愚直」的执念,最终将犯人和警察双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真的很精彩。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精神,这就是正义。我不常使用“感动”、“正义”等词语(而我这次使用了),所以我关于这部著作的感想,应该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 瀬木比吕志

作者简介:

清水洁,1958年生于东京,日本著名调查记者。曾供职于新潮社《FOCUS》杂志,后转到日本电视台社会部。自担任杂志记者以来,一直致力于以犯罪、事故为中心的调查报道。代表作有《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杀人犯就在那里——被隐蔽的北关东连续幼女诱拐杀人事件》等。曾获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奖优秀奖等荣誉。

书友短评:

@ 后浪文学 清水洁对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的全程跟踪报道虽然催生了《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虽然桶川事件也频频作为媒体拯救被害人的案例被提及,但作为专业记者参与其中、还原真相的清水洁,却认为这是一起毫无救赎的案件。被害人的污名虽被洗清,但本可以被扼杀于萌芽之中的谋杀却因为警方的一再渎职而酿成惨剧;清水洁虽已抢先在警方之前查出真凶,但警方的不作为却给了凶手自杀以逃避制裁的机会;警方虽在命案前无视被害人的报案,命案发生后更一再推诿塞责、窜改笔录、并隐瞒所有的丑闻,然而在被披露后却只是“小惩大诫”,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常说“勇者无惧”,但面对残忍的犯罪集团与腐败的权力机构时,清水洁也常坦诚自己的恐惧,却又在恐惧中坚持着记者的职业操守与追寻真相的决心,或许比起无所畏惧,直面但却不屈服于自己的恐惧更令人感佩。 @ 失马 一个被杀了三次的女孩;一个数次重伤被害者、四年才得昭雪的案子;一个犯人无悔、警察无为、媒体无良的真实悲剧。是关于个人正义、司法正义、人性正义的较量。被害者21岁,被精神不稳定、满嘴谎话、从事色情行业的男人追求、跟踪、威胁、恐吓,光天化日之下雇凶杀人。报警数次,警察置之不理,直到惨剧发生。媒体和警察一同围攻被害者及家人,惨剧的后续是更多惨剧。被害者14年前写下了一张明信片,母亲曾问她写了什么,她说:“收到就知道了。”明信片上写着:“我现在七岁。二零零一年的我,变成了什么样子?我变成一个很棒的女生了吗?我有男朋友了吗?我好期待。”你现在被永远定格在21岁,那是1999年10月的秋天。你很焦虑和恐慌,你想活下去,也想努力变好。你有了一个把你逼到绝路的男朋友。人间没什么值得期待的。 @ 旧事已过 看过《足利》之后才看的《桶川》,相比较而言,这个时期的清水洁非常像一把火,在追索真相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心的激情还是进攻的火力都更加强势,像「你们可以随便乱写,也只有现在了。我会好好地十倍——不,百倍奉还给你们」「三流记者最后抵达的地方,就是现场」这类叙述,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在看什么热血漫画;而他在经历了丧女之痛后所写下的《足利》,就明显多了一层悲悯的底色。还是很感慨于所谓不入流周刊记者的决心与侦查力,以蚍蜉撼树的姿态对抗权力与舆论的苟合,也许这样的手记能被出版,就已值得被推荐。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案发
第二章 遗言
第三章 锁定
第四章 侦办
第五章 逮捕
第六章 成果
第七章 摩擦
第八章 种点
第九章 余波
后记
补遗 遗物
文库版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 没有人想要被卷入命案。每个人都希望被害人与自己毫无共通之处,距离自己居住的世界愈遥远就愈放心。“啊,那个被害人果然是那种女人,跟我不一样,跟我女儿也不一样,所以才会被杀,是她自找的。”那些报道,是想要让世人这样想吗?
    —— 引自第263页
  • 说到周刊给人的印象,就是耸动的标题、愚蠢至极的丑闻、强势粗暴的采访。事实上,周刊并不是以这种方针编辑出来的,却只因为它不是政府宣传型的“公共媒体”,就冠上了这样的形象,这令我厌恶。我痛恨社会的这种成见。以前有人说:“这个国家的周刊,定冠词就是“三流’。”还说这个国家没有“一流”周刊。我也这么认为。如果不是以报道内容,而仅是以媒体形式来区分一流或三流,那么周刊作为报道媒体,岂非永远都只能屈居于“三流”?但是参与调査这起桶川命案,我得到的启发之一,就是这起命案如实揭发了这种分类的弊害。如果满足于“一流称呼的媒体只知道把政府机关公布的“公共”信息照本宣科地报道出来,当消息来源本身有问题时,报道会被扭曲得有多可怕?当消息来源发布错误信息时,“一流”媒体强大的力量,会将多少事物践踏殆尽?本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把遭到身为公家机关的警方及受其诱导的“一流”媒体所扭曲的命案的真正面貌及被害者形象重新传达给世人。
    —— 引自第3页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