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科学·常识

书名:哲学·科学·常识
作者:陈嘉映
译者:
ISBN:978750867107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出版时间:2018-3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70
豆瓣评分: 8.7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这本书既是对历史上人类求知之路的回顾,也是对人之本、知识之本的追问。 人类之所以不懈探求这个世界的究竟,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们又时常迷失,冒出“为什么要学这个?”之类的怀疑。难道果真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们在科学或者人文的道路上探索,有时竟恍然不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还是在背离。 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话、巫术,后有哲学、科学。排除了千难万险,才抵达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量子物理,才使得科学成为“真理”的代言者。一方面人们常常反思,科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人们经历着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只有欧洲产生了科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科学之成功付出了代价:用科学来逼近“真理”,却将人的心灵排除出真理的领域之外。用数学和实验思维树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果真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答案吗?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站在人类认知发展前端的一次回望:请循其本,我们对真理的探求,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取得从前不为人知的发现?还是要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在纷繁的人世间消解困惑,更好地生活? ——————————————————————————————— 【编辑推荐】 1. 此次《哲学•科学•常识》新版,由陈老师重新构思最后一章,全新校读,重磅回归!《哲学•科学•常识》初版于2005年,是让陈嘉映走入大众智识读者视野的开创之作。出版十余年来,好评不断。 2. 这本书主题虽是科学哲学,但却是陈嘉映对于人类知识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理论和现实之争”给出的回答。对于一代青年读者来说,《科学•哲学•常识》是他们世界观和学习生涯的一本指路之书。 3. 用深刻的思维和广博的学识,讲平白、中肯的哲理,点中普通智识读者的迷津。科学就代表着真理吗?为什么人们学得越多,却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陈嘉映观照的问题,很多是我们在求知之路上自然困惑的。 4. 《哲学•科学•常识》也是一本亲民的科学哲学入门书。“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思维和逻辑的批判性思考,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尤其重要。什么样的科学概念,才有颠覆观念、引发变革的力量?引力波、暗物质“在理论上存在”和“在现实中存在”有什么不同? ……这都是本书十分关切的话题。

作者简介:

陈嘉映,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在内蒙古插队,曾经在油灯下研读了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并自学了德语。日后陈嘉映投身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并为中国哲学界译介了两部极其重要的德语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作为哲学作家,陈嘉映专注于哲学普及和人本主义思考。他善于从纯粹的哲学思辨中跳出来,思考哲学对于生命与人生观的关照。《哲学·科学·常识》《价值的理由》《何为良好生活》等,都是这种有关照的哲学作品。用陈嘉映的话说,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他自己则是尝试用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讲述。

书友短评:

@ [已注销] 大二读过第一版,记得是废寝忘食两天读完。陈老师的书本本都好,《价值的理由》循循善诱,《说理》体系完备。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本和《旅行人信札》。 @ Lincredible#0 某种意义上可以读成陈嘉映老师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夫子自道”或自我剖析与辩护:近代科学以降,哲学无法再形成普遍性理论,只能处理“道理”背后的问题。从感应到感性到理性,这是一部人类(主要是西方)传统内部不息的思想斗争史。如何面对自然科学霸权下的思考困境,应当是每个严肃的哲学研究者思考的问题,陈老师这本书是个层次不低的导论。另外,这种渗透着英美分析哲学的简练与清晰、亦庄亦谐的accessable文风实在是… 某种意义上可以读成陈嘉映老师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夫子自道”或自我剖析与辩护:近代科学以降,哲学无法再形成普遍性理论,只能处理“道理”背后的问题。从感应到感性到理性,这是一部人类(主要是西方)传统内部不息的思想斗争史。如何面对自然科学霸权下的思考困境,应当是每个严肃的哲学研究者思考的问题,陈老师这本书是个层次不低的导论。另外,这种渗透着英美分析哲学的简练与清晰、亦庄亦谐的accessable文风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并没有那么容易学。 @ /nu:s/ 在这流行科学自然主义的年代,作者为基于常识的“自然理解”一辩。全书对“科学何为”的历史总览、概念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不过作者在新版末章中坦承,哲学还需要“从内部反思自身的历史,获得更清醒的自我认识,获取新鲜的生命形态”,是为该书未竟之业。 @ 罗成 终于再版!国内读哲学跟着陈嘉映和邓晓芒读不会错! @ 抱紧我的冷板凳 本书最后一章是核心,前面的科学史可以去读柯瓦雷等人的专门著作。总的问题是,在科学昌明的现代,哲学的本质变了吗?哲学还有什么用?陈老师的解答是,哲学没有因为科学的剥离而失去“求真”的本质,相反,这一本质更加清晰。因为科学只能提供部分的客观知识,而哲学让我们学会反思自己经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去追索经验背后的深层道理。无论知识的形态和评价标准如何变化,后者这种“真”都只能通过哲学去追求。(减一颗星,因为… 本书最后一章是核心,前面的科学史可以去读柯瓦雷等人的专门著作。总的问题是,在科学昌明的现代,哲学的本质变了吗?哲学还有什么用?陈老师的解答是,哲学没有因为科学的剥离而失去“求真”的本质,相反,这一本质更加清晰。因为科学只能提供部分的客观知识,而哲学让我们学会反思自己经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去追索经验背后的深层道理。无论知识的形态和评价标准如何变化,后者这种“真”都只能通过哲学去追求。(减一颗星,因为这本书最后几页的编辑工作简直车祸现场,不是针对作者和内容。) @ 越次郎的冬天 听陈嘉映娓娓道来科学-哲学的历史演变,真是神清气爽! @ 芷色的云 从运动到位移背后是根植于大脑中思想的的转变,是从经验世界到技术世界的跨越,现在想来,当年学物理,始终觉得参照系位移概念不好理解,也不奇怪了。 @ 凯伦安 哲学试图使用最明确清晰的语言理解世界,阐释世界,进而加深认知。在此过程中,哲学思考并不发现新的知识,仅对业已存在的认知发生反思和叙述,与此相反,科学选用数的语言进行表达,构建出射程更远,疆域更广的逻辑体系。结构清晰,文字平实,陈嘉映老师为读者拂去了艰深生涩的概念迷雾,值得一? @ 扒路君 感觉作者很谦逊很严谨,但面对如此广阔空泛的话题,很难写好,而且出现了太多太多引用,有点跟不上 @ 沉寒萧 哲学包罗万象,科学探讨了理论化,先人的将结论总结,传承成为常识。本书我是跳着看的,陈先生的笔法非常流畅凝练,可我却总想看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记住了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的集大成者,天文、数学等等方面都是顶尖。

【导论】
科学认识
建构主义
哲学-科学
本书章节
————上篇————
【第一章 理性与哲学】
感应思维
觉醒的心智
理知时代
理性与理论
哲学-科学之为真求的理论
【第二章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
希腊哲学的文化背景
亚晨士多德的天学
托勒密体系
从罗马到文艺复兴
哥白尼革命
围绕哥白尼
理论的整体性
【第三章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下篇————
【第四章 经验与实验】
【第五章 科学与概念】
概念与语词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运动
力、加速度、质量
万有引力与可理解性
数学取向
【第六章 数学化】
数与实在
数运与数学
科学的数学化
为什么是数学
【第七章 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
自然哲学
自然与必然
实证与操作
预测与假说
一般的实在问题
物理学的实在问题
第八章 通过反思求取理解
常识和理论
思辨理论与概念考察
哲学的终结?
哲学何为?
【新版说明】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哲学·科学·常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