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现在时

书名:永远的现在时失忆症患者H.M.留给后世的礼物
作者:[美]苏珊·科金
译者:林雨虹
ISBN:9787569923230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8-6-4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32
豆瓣评分: 8.5

书籍简介:

一场癫痫手术的失误,使得27岁的H.M.丧失了记忆功能,生活无法自理。这一悲剧事件却恰恰使当时的医生发现了人类大脑中关于记忆功能和结构和运行机制。从此,H.M.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绝佳素材,著名的杰出医学家苏珊·科金担负齐了照顾和研究H.M.的重任,时间长达50余年,直到H.M.于2008年去世。 如果在网上搜索“H.M.”,出现的第一条结果一定是亨利·古塔斯·莫莱森,而非某快销时装品牌。亨利先生,就是这本《永远的现在时》一书的主人公,他在人类对大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几乎没有谁能像亨利一样彻底改变某个科学领域,他对记忆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已经使全人类受益。英国BBC电视台为本书特别推出过纪录片,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重点报道,《纽约时报》更是发表长文,称本书“在人类文化史和科学史上都留下了一段无法被忘记的传奇”。 之后,科金用几年的时间将这五十多年来留下的文字整理成书,更记录了她和H.M之前的特殊情谊和诸多感人故事,这也是本书最让读者受用的原因。在科金细腻动人又不失严谨的笔下,H.M.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对象,更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本书出版后,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特别关注。英美两国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更使得这医患二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 感动全球的传奇,失忆症患者与著名脑科医生相伴一生的故事 美国国会图书馆年度推荐阅读“非虚构类”第一名 英国独立书店评选“年度图书”第一名 —— 如果你我被永远捆绑在记忆的当下,那么在永恒的迷茫里,我们的哀痛、欢喜价值几何?这本书理应引起一次灵魂的运动,拷问我们沉睡已久的灵魂:一个人的悲剧却成就了人类医学史浩瀚伟大的成功,是否是对他的不公? 请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每天临睡前半小时,放下手机,让平板电脑离开视线,读这本书吧,它带来的感受从世界上一切的娱乐活动中都无法获得。所以,这本书不会给你带来欢乐,却激发你对人生的思考。而思考,正是让我们不停前行的动力。 书中主人公H.M.是医学界里程碑式的传奇巨星,其地位超过一切流行文化界的一切偶像。他死后大脑享受和爱因斯坦同样的待遇——科学家解剖他的大脑,通过直播超过百万人观看! 科学小白也能迅速进入阅读环境的好书!读者根本无需被那些深奥的医学名词所困扰,这本书的文学性远超过它的科学价值。它掀起的并非头脑风暴,而是一场灵魂思考的盛宴。 你是谁?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你真的知道你是如何思考、如何愤怒、如何回忆又如何遗忘的吗?这本书以清晰、精准和优雅的语言,帮助我们探索了复杂的人类头脑构造,并向整个人类发展史宣告——一个失忆的男人是如何历史性地改变了我们对自己大脑的认知。 —— “科金不仅把H.M.的故事讲述得浅显易懂、条理清晰,还将个人病例史与当前的科学认识及其形成过程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迈克·杰伊 《伦敦书评》 “一座科学与人类的纪念碑,这名男性(他和作者都极具幽默感)的故事感人至深,而有关发现的详细描述也很激动人心。正是由于脑扫描技术的改进与H.M.的积极配合,科学家才了解到了更多的脑部知识。” ——《科学家》 “神经科学领域是如何逐渐得到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记忆知识呢?科金将该问题的答案融入进一名男性的感人传记中,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有趣的综述……我们只愿未来的患者能像H.M.一样慷慨无私、心地善良,而研究他们的学者能像科金一样富有才华。”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 “科金将自己与H.M.的实验、私人往来和过去六十年的记忆神经心理学史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因为她在这段历史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永远的现在时》同样可被视作她的学术性自传。” ——《自然》 “部分属于回忆录,部分属于科学史,这本著作将科金和莫莱森共事的故事与科学实验的生动背景融合在一起,带领读者回顾了过去六十多年的记忆研究。” ——《科学通讯》 “这本著作通过讲述一名男性的个人悲剧,不仅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传记,同时还是神经科学进展的清晰记录。” ——《柯克斯书评》

作者简介:

苏珊·科金(Suzanne Corkin,1937—2016),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暨大脑认知科学荣誉教授,蒙特娄神经研究院、美国心理协会,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获得业内众多大奖,如“戴维•华莱士奖”,“史密斯学院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奖,以及美国心理协会的杰出研究成就奖。她的作品不仅科学严谨,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作为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领域领先的学者,苏珊·科金在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症和失忆症上的案例研究使她在业内广为人知。而让普罗大众熟悉她的,便是其对失忆症患者H.M.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苏珊·科金不仅是一名研究学者,同时也扮演着H.M.的家人、朋友和重要康复伙伴的角色。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她始终致力于为H.M.寻求最佳的生活条件和最受保护的舆论环境,她对H.M.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未因为他的健康状况受到任何减损。

在本书简体中文版的编辑过程中,苏珊·科金不幸因病逝世,离开这个世界前,她还表示非常高兴有幸能让中国的读者看到她的作品……

书友短评:

@ 近所蓝 3.5 H.M.完成大脑颞叶双侧切除后的一生。个体日常生活的毁灭成为了脑科学、认知科学无可限量的实验体。难以形成新的陈述记忆、难以学习巩固,永远停留在几十秒的短时记忆中,对他的研究跨越了认知、脑科学的方方面面,还原上世纪30-40年代美国疯狂的大脑切除手术,一项实验性手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H.M.本人就是心理学史的一部分。记忆不仅仅是记忆,它让我们得以反省自我、让我们储存情绪,这些对H.M.都太残酷了,庆幸他身边的人都最大程度善待了他。 @ 简不易 与《追寻记忆的痕迹》类似,将科学史、科普和传记合为一体,真诚感人,只不过这本书传主是一位特殊的失忆症患者。想想五十年配合无数次研究测试,恰恰因为失忆,否则早已厌烦了。最后一章处理死后的大脑,让人想起爱因斯坦的大脑。 @ 香蕉的尸斑 看得很慢……像是透过科学看背后那个早已被符号化记载于教科书中的,活生生的人。 @ 达克 脑科学与记忆研究 @ 梦颜 看了三分之一看不太动了 记录了大量关于记忆的实验 @ 近所蓝 这本是今年的生日礼物。学神经科学入门的时候,老师提到了这本书,说如何如何伟大。那读完之后确实感觉很神奇,她探讨了很多和记忆有关的事情,也阐述了很多实验的设计和目的,感觉应该是神经科必读书目了。不过,作者讲述故事的顺序让人有些迷惑,难以记忆,其实整本书都有难以记忆的感觉,每次读关于记忆的书都有这种感觉。[2005] @ 苏氨酸 他什么也记不住,很惨,但也不那么悲伤,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也不觉得自己惨,只是知道自己记忆不好。不过世界上那么多人都记住了他,让人欣慰。 @ 简不易 与《追寻记忆的痕迹》类似,将科学史、科普和传记合为一体,真诚感人,只不过这本书传主是一位特殊的失忆症患者。想想五十年配合无数次研究测试,恰恰因为失忆,否则早已厌烦了。最后一章处理死后的大脑,让人想起爱因斯坦的大脑。 @ aosigu 看到他写给自己的小纸条,爸爸已经去世了,妈妈在养老院身体状况良好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永远的现在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