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书名: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DanielSchreib)
译者:郭逸豪
ISBN:9787520137355
出版社: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3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12
豆瓣评分: 8.6

书籍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第一代公知,与汉娜·阿伦特并称为美国20世纪知识界的两位女神。作为文化评论家、小说家、电影制片人、导演和剧作家,她是不平凡的知识分子,也是引领时代的流行偶像。作者在本书中描绘了这位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探讨了桑塔格在影响美国民众文化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这位精神偶像的人生历程中反观当时动荡的美国社会发生的文化变革。 书中还包括了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和桑塔格儿子大卫·里夫的访谈以及桑塔格与她的发行商罗杰·斯特劳斯的信件,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曾在柏林和纽约学习文学和比较文学、戏剧、斯拉夫语文学和表演学,并为《日报》(Tageszeitung)、《今日剧院》(Theater heutet)、《星期五》(Freitag)和《法兰克福评论》(Frankfurter Rundschau)等媒体写作。目前生活在柏林。

【译者简介】

郭逸豪,法学博士,毕业于罗马第二大学,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担任讲师。

书友短评:

@ ichchan 个人是不爱读传记的,对人背后的私人生活没有兴趣,更不愿意接受传记作家审美视角下的当事人,但施赖伯提供了传记写作的另一个视角,即“它是由自己或者生活本身写成,由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自相矛盾的精神生活写就,并且曾经有人经历过这种生活”,也让这本书的写作极尽冷静客观,展现出一种“桑塔格风格”;另,在桑塔格紧锣密鼓的精神缔造之外对名声、社交的热情度是我对这样一个审美前卫的知识分子的不解之处,我以为聪慧如… 个人是不爱读传记的,对人背后的私人生活没有兴趣,更不愿意接受传记作家审美视角下的当事人,但施赖伯提供了传记写作的另一个视角,即“它是由自己或者生活本身写成,由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自相矛盾的精神生活写就,并且曾经有人经历过这种生活”,也让这本书的写作极尽冷静客观,展现出一种“桑塔格风格”;另,在桑塔格紧锣密鼓的精神缔造之外对名声、社交的热情度是我对这样一个审美前卫的知识分子的不解之处,我以为聪慧如桑塔格,会瞧不上芸芸众生对她的肯定,在这里作者也提供了一种说法,即桑塔格与名声之间一种近乎色欲的关系,去“模仿”、“感受”、“成为”;另,能看到一个被桑塔格所创造的看似纯粹的精神王国背后的不安全感,甚至怯懦,以及它们的来源;最后,感觉施赖伯个人更欣赏玛丽麦卡锡,好想看他写一本玛丽麦卡锡传。 @ 我是克里斯蒂 这部传记挺好读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想了解桑塔格的人,写的很全面。 @ s t a n 看完论摄影,他人的痛苦,疾病的隐喻和在美国后打开这本书,体会到了桑塔格对我而言存在的最大意义可能是,如何在经历和面临这么多重大的人生抉择时,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智识上的判断。桑塔格终究会过时,像她崇拜的偶像本雅明那样同过去的欧洲一样被遗忘在故纸堆,她也在晚年沦为其早期批判的保守主义立场—她成为了曾经的欧文豪。但那又能怎么样呢?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智性的成长是需要莫大的孤独打造的空间才能哺育,不管是否… 看完论摄影,他人的痛苦,疾病的隐喻和在美国后打开这本书,体会到了桑塔格对我而言存在的最大意义可能是,如何在经历和面临这么多重大的人生抉择时,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智识上的判断。桑塔格终究会过时,像她崇拜的偶像本雅明那样同过去的欧洲一样被遗忘在故纸堆,她也在晚年沦为其早期批判的保守主义立场—她成为了曾经的欧文豪。但那又能怎么样呢?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智性的成长是需要莫大的孤独打造的空间才能哺育,不管是否有自我陶醉的可能,就像桑塔格描述儿时那样,在亚利桑那州沙地边缘徘徊的同时仰望着星空,那种巨大穹顶下火红霞云笼罩的弱小身影,那是她向一生的孤独、学术、异端、爱情和成见开战 @ 瑰夏 客观理性,果然是德国人。 @ 思郁 年底没读完的好书,过完年赶紧补上。对于桑塔格,这本书是一本合格的思想传记,难得可贵。 @ 十一不要打群星 对于来自西方边缘文化的兴趣,作为左派对斯大林主义的怀疑,对于先锋文艺的热情,财务上的窘迫与生活状态的动荡。很难不注意到桑塔格和他的偶像本雅明之间某种命运般的勾连。壮年的桑塔格在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中无疑是显得软弱而冷漠的,但在2001年的暮年桑塔格却对伊拉克战争和反恐主义保持了清醒而进步的判断。最亮眼的地方大概是在萨拉热窝排演等待戈多以及关于文学救恩期待的观点。补读《关于他人的痛苦》 @ caeso 为译者翻译惊叹,书籍装帧和纸质减分 @ 莫尼克 一部客观翔实的围绕桑塔格作品叙述的传记,私人生活一笔带过,是对桑塔格充满好奇,精力旺盛又永不停歇的一生的呈现。有几处翻译和印刷错误,美中不足。还有一点,索恩这个系列的开本读起来很费劲,不会想买了。 @ 素履之往 始终在大众视野中发光的女人 @ 夏秋的二相性 好书,好书。桑塔格的形象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迅速变得立体而丰满,极有助于理解她的理念。再次对西方学界的研学讨论氛围表示羡慕。原来这样一位顶级的知识分子也会有极其人性的时刻。

一个所谓童年的回忆(1933-1944)
发明苏珊桑塔格(1945-1948)
学院迷情(1949-1957)
巴黎,一段罗曼史(1958-1959)
在纽约的关系网中(1959-1963)
坎普(1964)
先锋风格(1965-1967)
激进的时髦(1967-1969)
镜头背后(1969-1972)
半流亡(1972-1975)
疾病王国(1975-1979)
最后的知识分子(1980-1983)
小型政治(1984-1988)
重返魔山(1989-1992)
精神先锋剧场(1993-1997)
生命和死后生命(1998-2001)
他人的痛苦(2001-2004)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