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见证: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豆瓣9.2分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

书名:诗的见证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1981-1982
作者:(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黄灿然
ISBN:978754958369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232
豆瓣评分: 9.2

书籍简介: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精装本列入“文学纪念碑”丛书(序列号021)。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书友短评:

@ 顾予美 头脑清醒,孤军奋战,近于先知。 @ 巴伐利亞酒神 以诗歌的方式回顾历史,以史学家的洞见诠释诗。 @ 后飞雁 《生物学课》一章,诗见证历史后,坚定又饱含希望。事到如今,绝望和虚无已经是陈腔滥调了,让我们进入威廉·布莱克的神圣想象力。 @ 呐 西方文学评论溢出文本本身的洞见这个“漫长”的寒假是真的见识到了,从乔治·斯坦纳和米沃什身上。我知道有很多地方观念似乎“不新”,但正是这种被同一个时期不同个人经历作者同时审视讨论的“旧”才是问题所在,并可能从中产生新的问题与视角。半星加给目前的身临其境感。(谢谢楠哥介绍这套书,下次遇见请您吃饭?) @ R 诗歌在见证我们 @ 小娴 每一页都很精彩 @ 沼 诗作为抵抗陈词滥调的武器是否还有可能。后记好。他提“对真实的热情追求”,是把现实主义推开到桌子的边上。 @ 若耶溪水 有好多地方不懂,也有好多地方懂。说的诗,也在说人,说世,说历史~ @ 安生 看了两遍了… 但还是渴求看无数遍! @ 王不动 翻译得好一些就更好了

一 从我的欧洲开始
二 诗人与人类大家庭
三 生物学课
四 与古典主义争吵
五 废墟与诗歌
六 论希望
译后记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诗的见证: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豆瓣9.2分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好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