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灯

书名: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全译本)
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张红军
ISBN:978754959213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8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368
豆瓣评分: 9.0

书籍简介: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 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缺点、恐惧、愤怒,青春期时对于纳粹的迷恋,对于性的痴迷,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二十世纪电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时刻,在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涯时一一重现,他与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卡拉扬、英格利·褒曼等同时代人的交往,和对于塔可夫斯基、费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评论不时闪耀其间。 《魔灯》这部反传统自传,在记忆中前后闪回,仿佛一幅视角宏伟而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一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乡间的年轻人成长为艺术大师的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一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

作者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瑞典电影和戏剧导演、作家和编剧。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乌普萨拉,2007年7月30日在法罗岛与世长辞。

伯格曼无疑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属于那一小群独特的导演中的一员——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他们的 姓氏已成为一个标志,而无需名字的陪衬。伯格曼执导、写作过60余部电影和170余部戏剧,撰写过百余部书籍和文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电影《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面》,以及自传《魔灯》。

伯格曼的许多作品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不断变奏:失衡的家庭,失败的艺术家和上帝的缺席正是我们集体性沟通无能的表现。艺术家的私生活与工作间的关系,在伯格曼这里是混乱而迷人的。在无数的访谈、艺术作品,特别是在自传《魔灯》中,伯格曼则不断强调童年对于他艺术观形成的重要性。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和斯特林堡对于伯格曼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止于戏剧,更浸透了他整体的艺术生涯。

书友短评:

@ 江海一蓑翁 瑞典著名电影和戏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自传,一反传统自传以时间为线索的写作方式,大量运用闪回、穿插叙事和各种蒙太奇式的类电影手法,将自己的人生历程以诗化的方式讲述。父母、宗教、剧场、婚姻……种种影响导演人生的要素在书中反复出现,而串起这些经历的正是电影和戏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赫恩曼尼 可以说是非常诚实了。 @ 文森Vincent 逾半年前读到的旧版《魔灯》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伯格曼的坦然从容,这版全译本则更多凸显了他内心深处孩童化的视野。文笔和时间线的安排比较随性跳跃,没有严密的逻辑审查。书中偶有几笔使人感同身受的感悟和思想,但更多时候是索然无味的生活回忆。“记忆”说到底是于个人而言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读者最好是以平行角度去阅读去了解,而不是过分仰视,至少本书中的伯格曼并不希望被他者仰视! @ Derridager (活动购书)事实上,伯格曼不是神。这本坦陈自己内心的自传里的他,并非如他电影展示的那般严肃、高贵。小时他玩着魔灯和电影放映机,那些投影就映出他之后的导演之路。除去这些启发他的细节,他更是直陈自己的诸多缺点,毫不掩饰地道出来了自己十分私隐的部分,幼年经历对自己性格养成的影响,多段感情经历,作为男生对性的痴迷还有性格和生理上的问题。像是晚年的伯格曼自己的《野草莓》,带着很浓重的忏悔意味。人常说名人的私… (活动购书)事实上,伯格曼不是神。这本坦陈自己内心的自传里的他,并非如他电影展示的那般严肃、高贵。小时他玩着魔灯和电影放映机,那些投影就映出他之后的导演之路。除去这些启发他的细节,他更是直陈自己的诸多缺点,毫不掩饰地道出来了自己十分私隐的部分,幼年经历对自己性格养成的影响,多段感情经历,作为男生对性的痴迷还有性格和生理上的问题。像是晚年的伯格曼自己的《野草莓》,带着很浓重的忏悔意味。人常说名人的私人信件会使公众对其幻灭,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伯格曼的勇气实在可嘉。除了这些毫无保留的自我剖析,还值得感叹的是相较于指导电影他对指导戏剧的投入之大,种种细节历历在目。让人影响深刻还有不多的闪烁着对老塔费里尼的赞扬和与褒曼等影星的交往故事。最后忆起父母,也将归宿留给了他们。 @ 成知默 2017年已读105:伯格曼说自己最早的记忆是本不该有记忆的幼小的自己呕吐的经历,这就似乎奠定了这部自传的基调:真实与想象、与谎言交织,我们不知道伯格曼借此形塑的自我有几分虚构与粉饰。伯格曼的形象仿佛定格在那个抽泣的孩子身上,终其一生,他携带着童年被忽视被冷落的记忆、对自己与生命的厌恶、通过谎言建构的自我,在一个又一个女人之间流浪,在一段又一段婚姻之间放逐,在一部又一部戏剧与电影之间重放。伯格曼说… 2017年已读105:伯格曼说自己最早的记忆是本不该有记忆的幼小的自己呕吐的经历,这就似乎奠定了这部自传的基调:真实与想象、与谎言交织,我们不知道伯格曼借此形塑的自我有几分虚构与粉饰。伯格曼的形象仿佛定格在那个抽泣的孩子身上,终其一生,他携带着童年被忽视被冷落的记忆、对自己与生命的厌恶、通过谎言建构的自我,在一个又一个女人之间流浪,在一段又一段婚姻之间放逐,在一部又一部戏剧与电影之间重放。伯格曼说:“生活在谎言中的人更爱真理”,如此吊诡却也如此真实,他生命中所有的黑暗与不堪,他被欲望、恐惧、痛苦与内疚折磨的一生,他的信仰与弃绝信仰,“多疑的典型的伯格曼式天才”于此倾泻而出。一部脱离了线性叙事的自传,各种的穿插、闪回,不断回溯那最初的源头,“它是开始,是结束,几乎也是开始与结束之间的一切”。 @ snowark 来去如风的非线性叙事,所言感情很少,电影也不多,最多的是他的戏剧生涯以及与父母家庭情感的纠葛。第一次意识到,伯格曼作为一个导演,首先是戏剧导演然后才是电影。也就看看这个冷漠自私的男人怎样来说自己,内里又流淌着怎样的血液, @ 石汐 晦涩 @ 五維外星生物 “我要做一个讨厌的人、一个麻烦制造者、一个难以被归类的人。” @ 愤怒! 我的人生圣经。 @ shire5 大概是最近一年看得最认真最慢的一本书了,伯格曼对自己不留情面的剖析和惊人的记忆力,好喜欢这种坦诚的自述仿佛认识了一个人,短暂的围观了他的一生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魔灯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