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记忆 生产

书名:历史 记忆 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
作者:刘岩
译者:
ISBN:9787517119098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6-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142
豆瓣评分: 8.2

书籍简介:

东北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为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此为前提,它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基地。历经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文化生产及其之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意义都发生了深刻的重构。本书着重从历史再现和记忆再生产的角度来描述这种重构,广泛考察了春节晚会东北小品、二人转、评书、小说、电视剧、电影、先锋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改造等领域的相关文化现象,透过地方性表象深入分析与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相伴随的意识形态实践,并在对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的发掘中尝试探寻其未来可能性。

作者简介:

刘岩

197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从事西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以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为主要学术志趣。已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

书友短评:

@ 找不到weiwei 看完无罪之证和春晚打算明天再看一遍 @ 正确的西兰花 匠气太重,整体还可。 @ 予秋 东北文化生产的锈带现象。 @ 黄油啤酒 cd推荐的好书! @ 小白白白白纸 后记使我加了一些感情分。其实信息量非常大,许多零散的点抓得十分精准,只是统一成一本书反而结构比较散,以及语言风格对于我这种不常读中文论文的文学门外汉真是太拗口了…… @ phick 20.11.20当日 @ 大湾小湾 对我比较有用的是第五章和第六章。 @ 一只咖喱鸡 题目和框架都很有趣。但作者结合材料呈现观点的姿态远大于使用材料论证观点,有几处甚至直接从判断而非事实出发来进行论述,不免使读者在觉得观点警醒之余亦抱怀疑。另外,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逻辑对立是否足够诠释虚构作品,这一逻辑又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文化产品影响观众等等问题,也令人将信将疑。后半本更是犯了和作者所欲批判的对象一样的问题,作者本身为家乡正名的立场太呼之欲出。 @ 近人可读 对赵本山作品的梳理真还挺有趣的 @ pearl 读得潦草,但是书很有意思。

绪 论//1
第一章 赵本山、东北表述与大众文化的霸权建构//11
第一节 春节晚会中的赵本山//11
第二节 话语爆炸与“黑”/“红”变奏//22
第三节 后赵本山时代:转型期贺岁喜剧的终结//36
第二章 作为流动神话的赵本山现象:以《马大帅》为中心//44
第一节 流动的主体//44
第二节 释“梦”种种//52
第三节 鳏夫爱情故事//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基地的“民间”文化生产//62
第一节 二人转:“民间”“地方”与“传统”//62
第二节 说书人与当代史:田连元与单田芳自传对读//71
第四章 “元记录”电影中的工厂与城市//86
第一节 故事和“关于讲故事的故事”//86
第二节 家与国,断裂与连续//89
第三节 沈阳人在成都:“共和国长子”不能说话吗?//93
第五章 老工业基地的创意景观改造与城市记忆再生产//97
第一节 “沈阳798”的逆向798模式//97
第二节 “智慧转型”与“浴火重生”//101
第三节 区域景观化的城市记忆//106
第四节 消失的钟楼与被遗忘的有机城市//110
第六章 “东北人不是黑社会”:城市“江湖”想象与“锈带”情感结构//120
第一节 “都市外乡人”与社会主义城市经验//121
第二节 分化的暴力空间:“锈带”的抗争、对立与结合//124
第三节 构成“主流社会”的“黑社会”:他者修辞与历史质疑//128
结 语//131
后 记//139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历史 记忆 生产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