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物

书名:词与物人文知识的考古学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译者:莫伟民
ISBN:978754265652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7-1
格式:epub/mobi/azw3/pdf
页数:403
豆瓣评分: 8.9

书籍简介:

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人文知识的考古学》(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英译《事物与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更是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时代取代存在主义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主要的论点在于:认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而现代知识型的特征则是以 “人”作为研究的中心。这本书的问世使福柯成为一位知名的法国知识分子,但也因为“人之死”的结论而饱受批评。让·保罗·萨特就曾基于此点批判此书为小资产阶级的最后壁垒。 福柯在本书中运用历史话语分析(又称“知识考古学”)的手法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人文科学”(Humanwissenschaften)的知识构成以及文化和知识史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富有创见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他指出这里的人文科学指的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人”设计并定义成某种认知构造物的科学,围绕这个对象而生产的人文科学,可被认可为真理话语。针对此“真理话语”,福柯试图从根本上驱除笼罩在当代知识形式的决定性条件之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迷雾,批判了自笛卡尔、尤其自康德以来200多年西方哲学传统的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在《语与物》的最后一页,福柯写道:“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早期属于结构主义阵营,70年代之后成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代表。

早期福柯的思想方法为“历史话语分析”(即“知识考古学”),考察贯穿在不同文本中的话语构成,研究它们如何建构了文本,如何使文本具有了意义,并在文化语境中承担功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古典时代疯狂史》(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后期福柯的思想方法转向“权力谱系学”,谱系学除了继续反对主体反对历史之外,还加入了福柯重要的微观权力/身体的概念,反对绝对性、稳定性的历史,信奉可变性、相对性、偶然性与断裂性。将历史的目光更多的投向身体,投向下面,投向神经系统,投向野蛮、纷乱、衰落和底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规训与惩罚》(1975)、《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晚年的福柯致力于一种“生存美学”的建构,这种学说试图综合福柯以往处理过的各种主题,借助古希腊式的知识型反对基督教-现代的知识型所构造出的现代社会治理术和无孔不入的权力对人的宰治。这部分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福柯晚年的法兰西学院讲课稿之中。

书友短评:

@ 阿芙洛狄忒 先生说这是米歇尔·福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作品,因而以它打头。从15号开始,日日背在包里往返于图书馆和家,如此三四天之后,才真正能坐下来读进去一点。中途因近期防疫的事有所恍惚,有停歇,今日读完,尚未做好笔记。福柯在《词与物》中讲了什么?视阈广阔,立足于整个人文科学讲主体和知识,探讨秩序之历史,同一性之历史以及如何把握和描绘,关于文学的部分寥寥。如何呈现?书中以语言语法、自然史、经济货币理论和劳动的… 先生说这是米歇尔·福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作品,因而以它打头。从15号开始,日日背在包里往返于图书馆和家,如此三四天之后,才真正能坐下来读进去一点。中途因近期防疫的事有所恍惚,有停歇,今日读完,尚未做好笔记。福柯在《词与物》中讲了什么?视阈广阔,立足于整个人文科学讲主体和知识,探讨秩序之历史,同一性之历史以及如何把握和描绘,关于文学的部分寥寥。如何呈现?书中以语言语法、自然史、经济货币理论和劳动的返归古典式分析为例,各占一章,艰涩难懂,大概是对陌生领域及其已有成果的一无所知导致,加之对译本语言的生疏,现脑中只有重复出现的诸如表象、知识型、大写、间断性、人类学、无限性、先验、同一性等系列专业术语,还要再读,但愿能逐渐明朗起来。 @ 小白不癫疯 只要人依然是有限的,那么,人道主义就不会消失。 @ wstdq 法国结构主义思潮实际上倒退到了形象定位的巫术思维模式(也就是福柯自己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类比的认识形态),这也是概念泛滥之后的本能反应,然而终究不可靠。要从概念定性的哲学思维模式(福柯所谓的古典主义时期的反映论的认识形态)往前走,数字定量的科学思维模式才是解决概念泛滥问题的王道。福柯的倒退(反动)的浪漫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在此完美契合。进步和反动的力量对决,必须清醒看到,而不能被表面上的批… 法国结构主义思潮实际上倒退到了形象定位的巫术思维模式(也就是福柯自己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类比的认识形态),这也是概念泛滥之后的本能反应,然而终究不可靠。要从概念定性的哲学思维模式(福柯所谓的古典主义时期的反映论的认识形态)往前走,数字定量的科学思维模式才是解决概念泛滥问题的王道。福柯的倒退(反动)的浪漫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在此完美契合。进步和反动的力量对决,必须清醒看到,而不能被表面上的批判言辞所误导。 @ 草帽 读了三周总算读完了。。。不懂法语,但是英文对照的话,简直全是问题,很多地方意思完全相反。另外法师讲过“游戏”(play)这个词,同时还有一整套规则的运作的意思。本书中的出现的游戏,基本都是这个意思。。。 @ 都德 见不少评论骂翻译,这本是难以避免因而不可苛求的事情。但是,虽不懂法语,有的概念翻译联系汉译上下文便知有误。举个例子,第二章归纳的第一种相似性叫“适合”(la convenientia),而结合语境,此词应表达“彼此靠近,处于并置之中”的意思。询问留法同学,得知此词所基动词convěnǐo除常用义“适合”外,还有 to assemble/ to meet / to come together的义项,… 见不少评论骂翻译,这本是难以避免因而不可苛求的事情。但是,虽不懂法语,有的概念翻译联系汉译上下文便知有误。举个例子,第二章归纳的第一种相似性叫“适合”(la convenientia),而结合语境,此词应表达“彼此靠近,处于并置之中”的意思。询问留法同学,得知此词所基动词convěnǐo除常用义“适合”外,还有 to assemble/ to meet / to come together的义项,显然更“适合”。同样是不支持“断点续传”、流水般呈现思维过程,法国人螺旋式上升的写作方式相比德国著作对读者更友好,上例亦是明证,不过“潜气内转”的情况较多,也需仔细。作为拾人牙慧的读者,看这样精彩的输出原创理论的著作惟有赞叹。 @ Karin 这一版的翻译要更准确一点 重读《宫娥》别有收获 福柯对于画面中心人物(国王与王后)的分析十分具有突破性 对于“再现的再现”的提出也很有见地 @ JZS 读到后面人及其复本的章节才豁然开朗,从生物、经济和语言三个侧面描述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知识型转变,选得实在是太恰当了,尤其是到最后又一次解读《宫娥》的表象关系,最终点出现代人文科学背后大写的历史、大写的死亡和大写的律法,才彻底撕破现代人文科学在这种自创的让知识可能的场域的自说自话,和对真实的人的挤占。 @ 长安绿秋 简记这两年来由此书引发的一些奇怪的思考: 1. 理论物理界有一句话叫,N=4 super Yang-Mills就是21世纪的谐振子,新计算方法和新假说(圈图计算技术,4d-2d对偶,4d-4d对偶,场论弦论对偶,etc.)都可以诉诸该模型一试。而《堂吉诃德》可类推,是文论方面的谐振子。2. 有一些物理思想很类似福柯从《宫廷侍女》得来的分析:消弭绝对参考系——相对论;消弭观测者与被观测者——量子力学… 简记这两年来由此书引发的一些奇怪的思考: 1. 理论物理界有一句话叫,N=4 super Yang-Mills就是21世纪的谐振子,新计算方法和新假说(圈图计算技术,4d-2d对偶,4d-4d对偶,场论弦论对偶,etc.)都可以诉诸该模型一试。而《堂吉诃德》可类推,是文论方面的谐振子。2. 有一些物理思想很类似福柯从《宫廷侍女》得来的分析:消弭绝对参考系——相对论;消弭观测者与被观测者——量子力学的Everrett诠释;现象学和本体论的割裂——有效场论的永恒适用、模型无关。3. 古典和现代representation的discontinuity之间的过渡,让我想起discontinuity在数学上的解决:通常是运用留数定理,或者其衍生定理譬如optical theorem之流 @ 骑猪的大熊猫 我觉得很厉害的书,中间涉及经济的跟生物的都翻过去了,启发很大。莫老师等我。 @ 等待野蛮人 晦涩,看得艰难,要买一本重看。福柯似乎是,在人文科学发展中探讨人的建构,人的存在。虽然没看懂,但知道是本好书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宫中侍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世界的散文
第一节 四种相似性
第二节 记号
第三节 世界的界线
第四节 物的书写
第五节 语言的存在
第三章 表象
第一节 堂吉诃德
第二节 秩序
第三节 符号的表象
第四节 被复制的表象
第五节 相似性的想象
第六节 “普遍数学”与“分类学”
第四章 言语
第一节 批评与评论
第二节 普通语法
第三节 动词理论
第四节 讲说(链接)
第五节 指明
第六节 衍生
第七节 语言四边形
第五章 分类
第一节 史学家说了些什么
第二节 自然史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特性
第五节 连续与灾难
第六节 怪兽与化石
第七节 自然的话语
第六章 交换
第一节 财富分析
第二节 货币和价格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质押与价格
第五节 价值的形成
第六节 效用
第七节 一般图表
第八节 欲望与表象
第二编
第七章 表象的界限
第一节 历史时代
第二节 劳动的度量
第三节 存在物的构造
第四节 词的词形变化
第五节 观念学与批判
第六节 客观综合
第八章 劳动、生命和语言
第一节 新的经验性
第二节 李嘉图
第三节 居维埃
第四节 博普
第五节 成为对象的语言
第九章 人及其复本
第一节 语言的返回
第二节 国王的位置
第三节 有限性分析
第四节 经验与先验
第五节 我思与非思
第六节 起源的退却和返回
第七节 话语和人的存在
第八节 人类学沉睡
第十章 人文科学
第一节 知识三面体
第二节 人文科学的形式
第三节 三个模式
第四节 历史
第五节 精神分析、人种学
第六节
附录一 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 术语对照表
· · · · · ·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好书天下 » 词与物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

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添加微信公众号:“好书天下”获取书籍